学术研究

图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红色资源与红色文化研究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日期:2024-05-06 15:38:12
作者:范方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 549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范方红

要: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时代转换中丰富其意蕴 ,对其传承和创新。

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人格的完善、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精神滋养。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通过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大学生

的文化浸润,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作者简介:范方红,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贵州 贵阳 550025

                                       

14BKS104)、贵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

GJ2013043)、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课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提升路径

研究(项目编号 13SZK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703-0073-03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与时代性

                   ,我 

                   ,不 

丰富它的精神内核和物质外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核的最新和最富有概括性的

表述。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明确了我们要

       、遵             

则。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对红

             、最       

                 ,红   

                    

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既寓于一定的物质外壳之

中又需要其来展现自己。红色文化基地是集中反映

          ,它          

取向和精神风貌。在信息多元化、碎片化条件下,加

强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更具有紧迫性。红色文化基地

                ,还    

              ”“ ”“  ,使

               ,通     

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它         

   ,并                 

    ,要     ,着    ,要      

义的历史进程中来把握它的深刻内涵。红色文化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

           、精         

                     

                、改    

代的”“”“的统一 。其中,是指以仁人

  、革    、功             

所用之物或者其战斗、工作、生活过的旧

址、遗址;是有特殊意义的活动或事件。红色文

                    ,它

       ,其             

      、苏    、长          

                、雷    

两弹一星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的制

            ,这        

及革命精神、奋斗精神的法规制度,具体包括党的三

   、三    、三             

物化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共同构成红色文化的

                ,再    

  ,三      ,互         [1]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生存发展的意义。大学

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实现中国梦的

           、政     、社   

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

2017·03

7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 549 

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所以培养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

    ,如               

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不

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让红色文化内化

为学生稳定的人格品质。[3]

1. 为大学生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

                    

念。它是引领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革命先烈、仁

人志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之下忠贞不渝,

                ;和    

              ,自      

    ,也                

可是,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党的一些干部

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丧失了党性原则,走上

                    

 ,经                   

                    

位列之首。88.0%的受调查者认同信仰缺失、道

德滑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 57.5%的受调查者

                [2]   

           、信         

            ,但        

理想信念缺失的状况。不良的社会现象以及多元文

             ,有       

  ,甚                  

             ,红       

                     

无数可歌可泣人物的壮举彰显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令             

       ,有             

信念。

3. 为培养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提供精神指引

             ,教       

    ,砥    ,追    ,提       

     西 ,我             ,它

   使         、有        

 :在                 [4]P177

1922  ,梁                 

向在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他给出

    ,求                

         ,都           

段。而要成一个人,总要具备三德智、仁、勇,实

     便      ,仁    ,勇    

    ,道               

                  ,让  

                ,越    

        ,越            

   ,特                 

             、仁       

  怀              ,为    

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素材。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对    

           ,由         

镜看待红色文化,加之客观条件的制约,红色文化融

               :虽     

政治理论课有红色文化的内容,但内容有限,各门思

          ;虽          

           ,但         

化的育人功能;虽然进行了红色文化实践教学,但由

于客观条件制约,广度和深度有限,实效性较弱。以

上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促    

深度融合,其主要路径如下。

2. 为完善大学生人格提供精神滋养。人格是个

体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特定文化环境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稳定的个性、气质、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形

    、魅                

     ,而          1977    

育协会提出,学校不限于培养学生成为生存于社会

   ,它          、获      

 、具                  

     、具         、自     

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必要内容。它

蕴含了爱国主义的情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乐观

主义的人生态度、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大学生人

格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代大学生处在复杂多

变的社会中,再加上他们当中很多是独生子女,少数

人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或是人格方面的缺陷。比如马

加爵案件、林森浩投毒案等让人触目惊心,他们作案

         ,作           

1. 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丰富大学生的文

                    

化。具有操作性的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构建

全方位的渗透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

             ,红       

74

2017·0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 549 

生机,经久不衰,才能充满活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

思政课课程体系时,创新的理念要贯彻始终,要把握

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鲜活的内容、丰

富的形式,与大学生成才的实际需求契合,与大学生

       ,红             

    ,大                

                    ,要

注意各门课程的配合和协调。根据五门课程的内容

和特点,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渗透为主,其它课

程渗透为辅。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呼应、相互支

    ,不                

引导大学生如何从红色文化沉淀中寻找自己的历史

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如何通过红色文化的继承和

发扬,解决现实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系统学习让红色文化植根大

学生的心灵,大学生既掌握工具理性,又具备人文素

              ,增  使    

责任意识,从而自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体现了平等、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制度执行

             、平       

                ,又    

色文化的精神,是培育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环节。

3.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增强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

          ,红          

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素材。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中,一种方式是构建

         ,即           

           ,把         

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现场教学录像、电视专题片等形

    仿       ,这         

广 、成   、效   ,缺            

                、考    

     ,开               

         、冲    ,缺      、成

        ,高            

           ,亲         

察、调研更乐于为大学生所接受,综合影响力更强一

 ,但                   

               、制     

问题,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高校一家之事。高校是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德育为先,全社会都要关心

大学生的成长,它不仅需要人们认识上的高度契合,

更需要人们行为上的实际支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

        ,实            

                    ,提

                    

后,逐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2.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促进大学生的文化

浸润。校园文化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    

文化是精神性文化的外在表现,属于显性文化,它包

     、校    、校    、校      

物质性文化建设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文化心理

背景和活动载体。大学的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校园

               ,注     

境的协调,又要显现红色文化的历史画面,使大学生

                    

念。其二,高校观念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

            、审    、思    

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它寓于各种文化、卫生、体育

和科技实践活动中。高校要以道德建设为中心广泛

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友善教育、节俭教育、行为

规范教育等主题活动,开展感动校园模范人物”“

强之星等评选活动,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

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浓厚的红

                ,高    

文化是高校行为与活动的习惯、规则,它既是精神文

    ,又                

高校、高校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增强高校的凝聚力等

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制度性文化建设过程

           ,也         

文化的培育过程。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广泛征求意见

参考文献:

[1] 王二尧,郭志普,王 .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创新发

展的对策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4.

[2] 徐艳红,袁 静,谭 .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

[J].人民论坛,2014,(25.

[3]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J].         

2016,(1.

[4] [] .实践理性批判 [M].韩水法 ,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9.

责任编辑 周玉婷

2017·03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