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观 察 思 考
总第 549 期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
范方红
摘
要: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时代转换中丰富其意蕴 ,对其传承和创新。
它为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人格的完善、优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精神滋养。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通过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实现大学生的文化认知,融入校园文化实现大学生
的文化浸润,融入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作者简介:范方红,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贵州 贵阳 550025)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 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一 般 项 目“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社 会 参 与 机 制 研 究 ”( 项 目 编 号
14BKS104)、贵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升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
GJ2013043)、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课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提升路径
研究”(项目编号 13SZK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17)03-0073-03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与时代性
文 化 更 需 要 创 新 。 随 着 时 代 主 题 的 不 停 转 换 ,我 们
赋 予 红 色 文 化 鲜 活 的 意 蕴 和 与 时 俱 进 的 品 格 ,不 断
丰富它的精神内核和物质外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是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核的最新和最富有概括性的
表述。它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明确了我们要
实 现 的 价 值 目 标 、遵 循 的 价 值 取 向 和 遵 守 的 价 值 守
则。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对红
色 文 化 承 载 的 价 值 理 想 最 全 面 、最 切 实 的 阐 述 。 通
过 社 会 主 义 核 心 价 值 观 和 中 国 梦 的 嵌 入 ,红 色 文 化
的 精 神 内 核 更 加 具 有 历 史 的 厚 重 感 和 时 代 的 鲜 活
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既寓于一定的物质外壳之
中又需要其来展现自己。红色文化基地是集中反映
其 精 神 内 核 的 物 质 外 壳 ,它 承 载 了 红 色 文 化 的 价 值
取向和精神风貌。在信息多元化、碎片化条件下,加
强红色文化基地建设更具有紧迫性。红色文化基地
建 设 中 除 了 继 续 深 度 开 发 已 有 的 基 地 ,还 要 着 重 开
发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时 期 涌 现 出 来 的“ 人”“ 物”“ 事 ”,使
红 色 文 化 的 物 质 外 壳 具 有 时 代 气 息 ,通 过 它 展 示 改
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文 化 是 一 种 历 史 现 象 ,它 总 是 根 源 于 一 定 的 社
会 存 在 ,并 随 着 社 会 存 在 的 变 化 而 变 化 。 对 红 色 文
化 的 理 解 ,要 放 眼 世 界 ,着 眼 长 远 ,要 从 整 个 共 产 主
义的历史进程中来把握它的深刻内涵。红色文化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
具 有 特 殊 意 义 的 物 化 形 态 、精 神 形 态 和 制 度 形 态 成
果 的 总 和 。 物 化 形 态 成 果 是 红 色 文 化 的 物 质 载 体 ,
主 要 是 红 色 资 源 。 它 是 革 命 战 争 年 代 、改 革 开 放 时
代的“人”“物”“事”的统一 。其中,“人”是指以仁人
志 士 、革 命 先 烈 、功 勋 卓 绝 者 为 代 表 的 人 民 群 众 ;
“物”是“人”所用之物或者其战斗、工作、生活过的旧
址、遗址;“事”是有特殊意义的活动或事件。红色文
化 的 精 神 形 态 成 果 主 要 指 革 命 精 神 和 奋 斗 精 神 ,它
是 红 色 文 化 之 魂 ,其 具 体 表 征 为 党 在 革 命 时 代 形 成
的 井 冈 山 精 神 、苏 区 精 神 、长 征 精 神 及 延 安 精 神 等 ,
在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时 期 涌 现 的 大 庆 精 神 、雷 锋 精 神 、
“两弹一星”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的制
度 形 态 成 果 主 要 指 法 规 制 度 ,这 是 创 造 红 色 资 源 以
及革命精神、奋斗精神的法规制度,具体包括党的三
大 法 宝 、三 大 民 主 、三 大 作 风 以 及 党 的 法 规 制 度 等 。
物化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共同构成红色文化的
完 整 系 统 。 形 成 了 一 个 由 内 向 外 扩 散 ,再 从 外 向 内
延 伸 ,三 者 相 互 联 系 ,互 促 共 生 的 层 次 结 构 。[1]红 色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生存发展的意义。大学
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实现中国梦的
中 坚 力 量 。 在 经 济 全 球 化 、政 治 多 极 化 、社 会 信 息
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
2017·03
7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观 察 思 考
总第 549 期
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意义。
所以培养人格健全的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
重 要 目 标 ,如 张 伯 苓 所 说 的“ 造 成 完 全 人 格 ”。 大 学
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能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不
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让红色文化内化
为学生稳定的人格品质。”[3]
1. 为大学生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
柱 。 红 色 文 化 的 核 心 内 容 之 一 是 共 产 主 义 理 想 信
念。它是引领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革命先烈、仁
人志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之下忠贞不渝,
就 是 因 为 他 们 有 坚 定 的 共 产 主 义 信 念 ;和 平 时 代 共
产 党 员 的 先 进 人 物 能 够 公 而 忘 私 ,自 觉 抵 制 糖 衣 炮
弹 的 侵 蚀 ,也 是 因 为 他 们 有 坚 定 的 共 产 主 义 信 念 。
可是,面对滚滚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党的一些干部
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丧失了党性原则,走上
了 违 法 乱 纪 的 道 路 。 精 神 上 缺 钙 就 会 销 蚀 人 的 意
志 ,经 受 不 住 市 场 经 济 的 考 验 。 人 民 论 坛 问 卷 调 查
中 心 针 对 当 前 社 会 病 态 的 调 查 数 据 表 明 ,“ 信 仰 缺
失”位列之首。88.0%的受调查者认同“信仰缺失、道
德滑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 57.5%的受调查者
认 为 信 仰 缺 失 主 要 表 现 在 官 员 群 体 上 。[2]无 情 的 现
实 凸 显 了 对 公 民 进 行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的 迫 切 性 。 绝
大 多 数 大 学 生 是 积 极 向 上 的 ,但 是 也 有 一 部 分 存 在
理想信念缺失的状况。不良的社会现象以及多元文
化 相 冲 击 等 多 重 因 素 的 叠 加 下 ,有 的 大 学 生 迷 失 了
方 向 ,甚 至 走 上 了 违 法 犯 罪 的 道 路 。 如 何 加 强 对 大
学 生 的 共 产 主 义 理 想 信 念 教 育 ,红 色 文 化 教 育 是 一
个 很 好 的 切 入 点 。 红 色 文 化 高 扬 共 产 主 义 的 大 旗 ,
无数可歌可泣人物的壮举彰显了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坚 不 可 摧 的 力 量 ,令 大 学 生 肃 然 起 敬 。 大 学 生 在 红
色 文 化 的 浸 染 中 ,有 助 于 逐 渐 确 立 共 产 主 义 的 理 想
信念。
3. 为培养大学生优良道德品质提供精神指引。
教 育 的 根 本 宗 旨 在 于 明 德 启 智 ,教 人 向 善 。 明 德 即
明 辨 是 非 ,砥 砺 心 力 ,追 求 崇 高 ,提 升 品 德 。 康 德 指
出“ 有 两 样 东 西 ,我 们 愈 经 常 愈 持 久 地 加 以 思 索 ,它
们 就 愈 使 心 灵 充 满 日 新 月 异 、有 加 无 已 的 景 仰 和 敬
畏 :在 我 之 上 的 星 空 和 居 我 心 中 的 道 德 法 则 。”[4](P177)
1922 年 ,梁 启 超 应 苏 州 学 界 邀 请 作 了 一 场 演 讲 。 他
向在座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进学校?”他给出
的 答 案 是 ,求 学 问 为 的 是 学 做 人 。 他 说 一 个 人 在 学
校 里 所 学 的 专 业 知 识 ,都 不 过 是 做 人 所 需 的 一 种 手
段。而要成一个人,总要具备三德——智、仁、勇,实
现 了 的 状 态 便 是“ 智 者 不 惑 ,仁 者 不 忧 ,勇 者 不 惧 ”。
不 容 否 认 ,道 德 沦 丧 已 成 为 当 前 我 国 的 十 大 社 会
“ 病 ”之 一 。 连 助 人 为 乐 都 有 可 能 受 到 讹 诈 ,让 好 人
流 血 又 流 泪 。 可 是 道 德 越 是 处 于 困 境 ,越 发 显 得 优
良 道 德 品 质 的 可 贵 ,越 发 需 要 在 社 会 培 养 良 好 的 道
德 风 尚 ,特 别 是 对 大 学 生 优 良 道 德 品 质 的 培 养 。 红
色 文 化 体 现 了 智 者 深 邃 的 智 慧 、仁 者 情 系 天 下 苍 生
的 情 怀 和 勇 者 舍 生 取 义 的 壮 举 的 统 一 ,为 大 学 生 优
良道德品质的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精神素材。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红 色 文 化 融 入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对 大 学 生 的
成 长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但 是 ,由 于 一 些 人 戴 着 有 色 眼
镜看待红色文化,加之客观条件的制约,红色文化融
入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遇 到 不 少 限 制 :虽 然 高 校 思 想
政治理论课有红色文化的内容,但内容有限,各门思
政 课 之 间 的 配 合 度 欠 缺 ;虽 然 在 一 些 重 要 纪 念 日 大
学 开 展 红 色 文 化 教 育 活 动 ,但 远 远 没 有 发 挥 校 园 文
化的育人功能;虽然进行了红色文化实践教学,但由
于客观条件制约,广度和深度有限,实效性较弱。以
上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 深 度 融 合 。 我 们 必 须 打 破 这 些 瓶 颈 ,促 进 它 们 的
深度融合,其主要路径如下。
2. 为完善大学生人格提供精神滋养。人格是个
体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特定文化环境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稳定的个性、气质、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形
成 的 尊 严 、魅 力 等 。 大 学 教 育 培 养 的 是 德 智 体 美 全
面 发 展 的 人 ,而 不 仅 仅 是 传 授 知 识 。 1977 年 全 美 教
育协会提出,学校不限于培养学生“成为生存于社会
中 的 人 ,它 要 培 养 出 全 面 发 展 的 、获 得 了 自 我 实 现
的 、具 备 着 能 够 缔 造 美 好 社 会 的 能 动 作 用 的 人 ——
一 个 真 正 的 、具 有 自 我 革 新 精 神 的 、自 律 的 个 人 ”。
红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必要内容。它
蕴含了爱国主义的情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乐观
主义的人生态度、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为大学生人
格完善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代大学生处在复杂多
变的社会中,再加上他们当中很多是独生子女,少数
人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或是人格方面的缺陷。比如马
加爵案件、林森浩投毒案等让人触目惊心,他们作案
的 对 象 是 自 己 的 室 友 ,作 案 的 起 因 都 是 生 活 琐 事 。
1. 融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丰富大学生的文
化 认 知 。 高 校 需 要 开 设 红 色 文 化 课 程 传 承 红 色 文
化。具有操作性的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构建
全方位的渗透体系。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
保 证 。 只 有 在 实 践 中 不 断 创 新 ,红 色 文 化 才 能 焕 发
74
2017·03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观 察 思 考
总第 549 期
生机,经久不衰,才能充满活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
思政课课程体系时,创新的理念要贯彻始终,要把握
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鲜活的内容、丰
富的形式,与大学生成才的实际需求契合,与大学生
的 心 理 需 求 交 融 ,红 色 文 化 才 能 散 发 出 它 本 应 有 的
精 神 魅 力 ,大 学 生 才 能 在 潜 移 默 化 中 把 握 它 的 精 神
实 质 。 红 色 文 化 在 融 入 高 校 思 政 课 课 程 体 系 时 ,要
注意各门课程的配合和协调。根据五门课程的内容
和特点,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渗透为主,其它课
程渗透为辅。形成一个相互衔接、相互呼应、相互支
撑 的 体 系 ,不 至 于 掉 入 低 水 平 重 复 的 泥 坑 。 教 师 要
引导大学生如何从红色文化沉淀中寻找自己的历史
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如何通过红色文化的继承和
发扬,解决现实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的
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系统学习让红色文化植根大
学生的心灵,大学生既掌握工具理性,又具备人文素
养 。 大 学 生 在 红 色 文 化 的 滋 养 下 ,增 强 使 命 意 识 和
责任意识,从而自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体现了平等、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制度执行
过 程 中 的 一 视 同 仁 彰 显 了 公 正 、平 等 的 价 值 取 向 。
制 度 性 文 化 既 确 立 了 高 校 的 行 为 规 范 ,又 蕴 含 了 红
色文化的精神,是培育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环节。
3. 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增强
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实践教学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
教 育 实 效 性 的 必 要 环 节 ,红 色 文 化 为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育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素材。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中,一种方式是构建“红
色 ”虚 拟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即 充 分 利 用 现 代 技 术 手 段 ,
模 拟 真 实 的 实 践 教 学 环 境 ,把 丰 富 的 红 色 文 化 资 源
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现场教学录像、电视专题片等形
成 虚 拟 或 仿 真 的 教 学 体 系 ,这 种 方 式 的 优 点 是 受 众
广 、成 本 低 、效 率 高 ,缺 点 是 现 场 感 差 。 另 一 种 方 式
是 到 红 色 文 化 基 地 实 地 调 研 。 如 参 观 、考 察 爱 国 主
义 教 育 基 地 ,开 展 重 走 长 征 路 等 各 种 活 动 。 这 种 方
式 的 优 点 是 震 撼 力 强 、冲 击 力 大 ,缺 点 是 受 众 窄 、成
本 高 。 这 两 种 方 式 ,高 校 可 依 据 自 身 的 资 源 条 件 灵
活 采 用 。 从 实 际 效 果 来 说 ,亲 自 去 红 色 文 化 基 地 考
察、调研更乐于为大学生所接受,综合影响力更强一
些 ,但 其 制 约 因 素 也 比 较 多 。 要 破 解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实 践 经 费 短 缺 以 及 相 关 的 政 策 、制 度 不 配 套 等
问题,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高校一家之事。高校是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德育为先,全社会都要关心
大学生的成长,它不仅需要人们认识上的高度契合,
更需要人们行为上的实际支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
教 育 社 会 参 与 机 制 ,实 现 高 校 与 社 会 的 双 向 良 性 互
动 。 通 过 红 色 文 化 深 度 融 入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提
升 了 实 践 教 学 效 果 。 大 学 生 接 受 红 色 文 化 的 浸 润
后,逐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2.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促进大学生的文化
浸润。校园文化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提 供 了 很 好 的 平 台 。 高 校 校 园 文 化 由 物 质 性 文 化 、
观 念 性 文 化 和 制 度 性 文 化 构 成 。 其 一 ,高 校 物 质 性
文化是精神性文化的外在表现,属于显性文化,它包
括 校 园 建 筑 、校 园 景 观 、校 园 环 境 、校 史 馆 等 。 高 校
物质性文化建设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文化心理
背景和活动载体。大学的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校园
环 境 既 要 突 出 民 族 特 色 和 地 域 特 色 ,注 重 与 周 边 环
境的协调,又要显现红色文化的历史画面,使大学生
直 接 感 受 到 红 色 文 化 的 魅 力 和 社 会 主 义 的 价 值 理
念。其二,高校观念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
它 体 现 了 一 所 学 校 的 价 值 观 、审 美 标 准 、思 维 方 式 、
办学理念和理想追求。它寓于各种文化、卫生、体育
和科技实践活动中。高校要以道德建设为中心广泛
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友善教育、节俭教育、行为
规范教育等主题活动,开展“感动校园模范人物”“自
强之星”等评选活动,利用各种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
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浓厚的红
色 文 化 氛 围 中 受 到 滋 润 和 熏 陶 。 其 三 ,高 校 制 度 性
文化是高校行为与活动的习惯、规则,它既是精神文
化 的 产 物 ,又 是 物 质 文 化 的 工 具 。 它 在 协 调 个 人 与
高校、高校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增强高校的凝聚力等
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的制度性文化建设过程
既 是 传 承 红 色 文 化 的 过 程 ,也 是 对 大 学 生 进 行 红 色
文化的培育过程。制度制定过程中的广泛征求意见
参考文献:
[1] 王二尧,郭志普,王 辉.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创新发
展的对策思考[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4).
[2] 徐艳红,袁 静,谭 峰.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
告[J].人民论坛,2014,(25).
[3] 常 沛.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 育 中 的 传 承 与 创 新 [J].学 校 党 建 与 思 想 教 育 ,
2016,(1).
[4] [德]康 德.实践理性批判 [M].韩水法 ,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9.
责任编辑 周玉婷
2017·03
75

















